下载更济宁客户端
获取更多服务
济宁新闻网讯 当数字洪流遇上千年运河文明,梁山,这座以水浒故事闻名的古城,正以产业创新为笔,演绎着新时代的产业变革史诗。从钢铁碰撞的制造车间到虚实交融的元宇宙空间,创新基因已深深植入劳动肌理,一场关于产业形态与劳动价值的深刻革命正在梁山大地蓬勃展开,重新定义新时代的劳动内涵。
运河之畔的梁山港,现代科技为传统航运注入新活力。龙门吊司机借助5G远程操控系统,可同时调度多台吊机,他们的电子工牌上,“数字运河工匠”认证记录着智能航运操作资质。装载着梁山挂车的滚装船,通过区块链物流系统自动匹配航线,让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航道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不仅大幅提升了航运效率,更诠释了生产工具是人的延伸这一深刻的哲学命题。
华宇挂车智慧工厂里,00后技术员佩戴AR眼镜扫描车架,使缺陷识别准确率比老师傅显著提高。历经多次迭代的柔性生产线,短时间内就能下线一台定制挂车。车间内“争做智能时代新鲁班”的标语,与“全国单项冠军企业”的奖杯相互映衬,生动展现了劳动形态从体力型向智力型的转变。
新坐标书业的数字印刷车间,承担着全国大部教辅资料的印刷任务。其“活字再生计划”将绝版书扫描成3D模型,读者可在VR图书馆中触摸民国课本的凹凸质感。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古代提花机编程式织锦的智慧遥相呼应,彰显了文化创新的魅力。
水泊梁山景区打造的“水浒元宇宙”令人眼前一亮。NPC演员白天演绎经典故事,晚间化身带货主播;AR剧本游让游客看到古代渔船与现代游艇并行的奇妙场景。实现了劳动形态从实体服务向数字资产的转变,这种虚实相生的劳动形态,将文化IP转化为可触摸的数字资产,开创了文旅融合的新维度。
梁山职教中心的实训基地里,学生们上午拆解挂车底盘,下午编程物流机器人,晚间进行数据标注。这里的“智能挂车工匠班”不仅传承了《天工开物》中的匠人精神,更探索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新路径,又培育着面向未来的数字工匠,构建起人才与产业协同进化的良性生态。
晨曦中,集装箱阵列与智能挂车的激光焊缝交相辉映,梁山以硬核的产业升级,诠释着劳动创新的真谛。在这里,传统产业插上创新的翅膀,每个岗位都成为突破边界的起点,技术革命的微缩景观,劳动者们在数据流与钢铁的碰撞中,重塑着劳动的价值维度,共同绘制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生动样本。(作者:赵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