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田里 挥汗如雨组塔架线忙

2024年06月26日21:36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谢亮亮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谢亮亮 通讯员 李军 张宇 王者东)6月22日,烈日炙烤,热浪滚滚,在济宁王窑(新河)220千伏线路工程组塔施工现场,国网济宁供电公司送变电分公司施工人员无惧高温“烤验”,正在千亩藕田之上挥汗如雨,将“热辣滚烫”的塔材组立成几十米高的铁塔。

“本次施工任务起自麟祥(济宁西)500千伏变电站,止于刘屯(唐口)220千伏变电站GIS间隔,需要新建杆塔131基,其中32基铁塔需在稻田或藕田内进行基础、组塔、架线等作业。”王窑线路项目部经理钱雪雷介绍说。由于近期气温偏高,他们早上7点就开工组塔。高空作业没有阴凉遮挡,大家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又被阳光烤干,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留下了层层汗渍。他们的脸颊被晒得通红,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落在脚下的藕田里。

“虽然我们有在煤矿塌陷区水上线路迁改的经验,但在千亩稻田、藕塘上作业还属首次。”送变电分公司副经理马欣说,“为此,我们前期对铁塔组立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了多次商讨和论证,对施工现场和进场施工道路实地勘察,在施工难度上做了充分考虑。工程完工后,将优化经开区和嘉祥东部网架结构,大大增强所属辖区供电可靠性。”

进入6月以来,随着气温上升,济宁气象台连续多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为确保水稻、藕种及时播种育秧,实现“三夏”生产不误农时,项目部倒排工期、采取“抓住两头、避开中午”等作业方式,抢进度,让工期,实现“农忙”“施工”两不误。

针对稻田、藕塘内没有施工操作平台、杆塔位置附近的道路多为田间小路和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施工作业点的实际情况,送变电分公司组织项目部召开专题会议,综合考虑水稻、藕塘内的输电线路单基混凝土量小、造价低,而池塘协调难度大、费用高的特点,设计、业主、施工方进行前期策划,并及时成立技术攻坚小组,大胆创新施工方法,结合筑岛法和围堰排水法,围堰修筑塔位110基,利用土方换填,夯实作业面等工法,节省了人、材、机具的进场时间,大大降低了池塘恢复费用,得到了业主等相关方的一致好评。

目前,王窑(新河)线路施工处于组塔、架线深度交叉阶段,项目部将持续强化现场安全管控等措施,严格落实“四个管住”要求,组织开展每日“站班会”“同进同出”,加大施工资源调配,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王窑(新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国网济宁供电公司2024年的重点电网建设工程,计划年底竣工投运,将优化济宁西部网架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经济开发区和嘉祥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