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飞地经济飞金银 大棚种成“聚宝盆”

2021年12月26日09:29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红艳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红艳 通讯员 张向东  郭丽)凛冬时节,曲阜吴村镇多处自动化高标准冬暖大棚仍是一番郁郁葱葱的景象,一座座暖洋洋的棚室里,阳光玫瑰、藤稔葡萄在温暖中已开始萌芽孕穗,各类瓜果蔬菜秧苗生机勃勃、茁壮生长。其中,吴村镇生态果蔬种植基地的西葫芦瓜菜正值丰收时节,不少农民工在合作社的统一组织下忙于采摘、装箱、运输、待销,营造出一幅“大棚暖洋洋,冬闲采摘忙,抱团创增收,致富链条长”。

吴村镇生态果蔬种植基地占地70亩,是利用乡村振兴服务帮扶资金,在丛庄村集中流转土地,通过“飞地”建设了19个自动化冬暖大棚,由被帮扶的杨院村、崔孟三村和白塔村运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运营模式,统一运作,抱团发展,合伙经营,共赢市场。两年来,三村不断创新思路,紧跟市场需求,先后成功种植了网纹瓜、西红柿、圣女果、黄瓜、菠菜、西葫芦等多种瓜菜。目前正值西葫芦每隔一天采摘一茬的收获时期,西葫芦产果期长达五个月,每天可收获2000斤,每斤均价在1.5元左右,畅销至曲阜、济宁、滕州等多地。杨院、崔孟三、白塔三个村通过飞地经济的大棚种植,各村均增加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实现了集体农民“双赢”。

与此同时,生态果蔬种植基地的经验做法不仅鼓起自己的腰包,而且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发展。大棚果蔬种植在全镇已成为新的时尚,以葡萄之乡著称的高楼村新建冬暖高标准大棚36座,全部用于葡萄、蔬菜产业发展;峪西村利用市人武部帮扶资金148万元,新建大棚8座采取对外承包、租赁等,将八座大棚变成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飞地经济飞金银,曲阜吴村镇的飞地经济,通过多村联盟聚力,把产业链上的资金聚集起来,形成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行动支部为桥梁,抱团合作为举措,产业兴旺为目标的产业乡村振兴新格局。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