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韵法声丨张国伟:法治为民践使命 真情服务惠民生

2024年06月13日16:36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 伟大出自平凡,榜样就在身边。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勤勤恳恳踏实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对法治精神的坚定信仰、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身边的榜样

张国伟,男,中共党员,现任济宁市兖州区司法局新兖司法所所长、新兖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干部,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5年来,他一直默默坚守在基层一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用扎扎实实的工作诠释了一个基层人民调解员的责任担当。2022年3月,被评为兖州区“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9月,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心系群众,明法析理,架起便民连心桥

2021年1月底,正值腊月二十七,张国伟接到上级指派,紧急调解一起欠薪案件,而此次讨薪的多人此刻正在河北省某县无法回兖,这给传统的面对面调解模式带来巨大挑战。张国伟经过认真研判分析,考虑到各方当事人的处境,果断提出利用视频通话形式进行远程调解。

为保证线上调解顺利进行,他事先对各方当事人就远程调解的步骤进行了详细指导。调解当天,2人来到调解室,其余6人在河北。他利用微信同每一位未到场人员进行现场视频,逐一验证各方身份,征求意见并做好记录,指导未到场人员视频签署授权书。通过详细了解各方诉求,张国伟一方面对相关企业耐心阐明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后果,同时也让工人了解到企业当下的经营困难和财务现状。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各方换位思考,他适时提出了分期付款的调解意见。在多次撮合下,一致达成34.8万元工资8个月内分三次付清的意见,各方各退一步,“隔空”握手言和。张国伟现场起草调解书,远程发送给各方,在“视频”的见证下,各方签署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在调解过程中,他适度把控着这场“云”调解的现场气氛,明理析法、以情服人,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理清纠纷的事实逻辑和法律关系,对纠纷双方谁是谁非谁对谁错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辨明是非、客观评价、公正裁决的基础上促成了双方和解。

科学止纷,智慧促和,巧化积怨解民忧

作为奋战在调解一线的一名“老兵”,张国伟善于总结创新,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活力。日常工作中,他不仅刻苦钻研业务,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还积极发挥计算机专长,探索运用科技手段,创新人民调解新路径,改变了人民调解员“一个人、一支笔、一本卷”传统形象。在办理一起土地纠纷过程中,了解到一方当事人喜欢观看电视调解栏目、只信赖专家学者这一心理特点后,他就利用村里的“天网”工程,用视频远程邀请区级调解专家库的专家进行调解,巧妙化解了困扰多年的土地纠纷。通过探索人民调解线上线下智慧联动,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整合多方资源,赋能社会治理,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便捷、高效、精准的人民调解法律服务。

融合数治,聚力调解,探索解纷新途径

在济宁智慧调解系统征求意见阶段,张国伟建议将智慧调解系统加入打印案卷功能,调解员能够在调解过程中一次性形成调解卷电子版,调解结束后迅速打印出来供当事人签字确认,避免手写调解卷经常返工的情况,能够大幅度提高调解的效率,减少当事人的等待时间。他还建议并演示了在户外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利用手机端语音输入法快速录入智慧调解系统的方法,小小的建议,是平凡工作中的点滴思考,更是为民服务解民忧的暖心善举。

服务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张国伟凭借多年来积累的调解经验和大学期间的计算机专业背景,运用便捷操作性强的科技手段,赋予了传统的人民调解工作更多的现代感和灵活性。15年来,他坚守“司法为民、维护公正”的情怀,恪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格,不断地在工作中摸索、总结、思考、创新,一点点小小的想法、一个个小小的妙招,促成了群众矛盾纠纷的解决。他参与调处的辖区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每一帧画面、每一个卷宗,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他十几年如一日奋斗在基层司法行政一线的为民情怀,他用法治守护着基层群众的幸福,践行着一名司法行政人为民服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

“不论用什么调解方式,只要化解了矛盾就是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如果被空间、手段束缚而贻误了化解矛盾的好时机,就容易留下遗憾,给群众造成巨大的损失”。张国伟说,“顺应时代潮流,回应实践需要,不断完善互联网时代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提高解纷质效,这是我们基层人民调解员面临的新课题,我们也要与时代同步,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为新时代人民调解增添科技注脚,走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路。”

来源:法治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