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创新推广“人才培养+孵化”模式 让人才与文化“双向奔赴”

2024年06月19日10:20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  走进鱼台县市民中心尼山书院,袅袅琴声入耳,刘琪边拨动琴弦,边为观众讲授古琴的前世今生。

“古琴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但是现代人了解和传承不多,举办公益讲座可以让大家了解古琴,传承文化。”刘琪介绍说。为了传承好古琴文化,刘琪编著有《古琴入门教程》《古琴经典曲集》《琴歌》《琴谱诗韵》《诗经弦歌》等书籍,他的古琴制作工作室还获评市级非遗工坊,面向群众开放,让大家近距离观看古琴的制作过程,感受古琴深厚的文化内涵。多年来,刘琪先后获评首批齐鲁文化之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等荣誉称号。

发展离不开人才,刘琪对古琴的传承与发展正是鱼台县宣传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鱼台县创新推广“人才培养+孵化”模式,多维度拓展文艺人才队伍,推进文艺人才库建设,着力培养各领域的领军人物,通过举办文艺讲座、作品研讨、专场展演、采风活动、对外交流等,培养了一批在市级以上文艺界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文艺人才,从而形成了“鱼台文艺英才”“鱼台文化之星”“鱼台文化名家”三级文艺人才培养梯队。近年来,共评选“鱼台文化名家”“鱼台文化之星”“鱼台文艺英才”100余名。

鱼台县不断创新对宣传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推广。一方面,引进县外文艺名家为鱼台文艺工作者举办培训、讲座、采风、研讨等活动。另一方面,加大对宣传文化名家的支持力度,成立5处工作室,其中“刘传卫工作室”,作为山东清音、坠子、湖滨大鼓等非遗项目创作基地;成立“刘东华工作室”,作为文艺创作基地和公益书屋,定期开展阅读、征文和交流等活动。每周邀请1名宣传文化名家,根据自身所长,在“美德大讲堂”上授课,展现文艺的独特魅力,打造“美德大讲堂”特色品牌。

“宣传文化名家们扎根基层、深入群众、贴近民生,用笔墨影像、多彩音符、灵动舞姿讲述着鱼台故事。”鱼台县文旅局副局长姜潘峰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宣传文化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力度,为鱼台的宣传文化事业贡献更有力、更接地气的本土人才力量。”(通讯员 谢劼 张惠亚)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