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打通优质均衡教育“关键一公里” 交出湖区教育振兴“新答卷”

2024年06月12日18:35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  近年来,微山县坚持问题导向、为民导向,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思路招数,聚力学校建设,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打出学区制改革、集团化办学、跨区域办学等组合拳,促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3年鲁桥镇入选第四批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微山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青山路校区入选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学校。

聚力优质学校建设,筑牢优质均衡教育“压舱石”

一是全力推进校园建设。综合评估区域、师资、生源等因素,科学确定学校建设和改造计划,大力实施强镇筑基教育工程和“双百工程”,全面提升湖区教育硬件保障水平。深入实施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5.24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7420余个,实施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为全县义务段学校配备音乐、美术、劳技、心理咨询和卫生保健等设备,育人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目前在建校园校舍类项目7个,全县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校舍面积分别达到42.29万平方米、113.34万平方米、85.68万平方米,实现“最好的建筑是校园”。成立微子教育基金,每出让一亩地财政拿出一万元,纳入微子教育基金严格管理,全部用于教育投入,重点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引进名师、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目前已筹集1000余万元。

二是全面优化师资水平。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优质均衡教育创建的关键环节,近3年通过校园签约和公开考录方式补充紧缺学科教师643名。全面实施教师培养计划,统筹推进国家和省市县级培训、校本培训和网络培训的“六位一体”培训模式。4月12日,全国中小学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研讨会(走进济宁)在微山举办,全国24500余名教师参与线上直播研讨,掀起了跨学科研究的热潮。健全“县管校聘”模式,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探索教师回引机制,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开展名师培养工程,实施青蓝结对工程,注重发掘一线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等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全县广大教师争当“大先生”。目前,全县共建立以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名师工作室11个,培养了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0余名。

三是全域打造育人基地。坚持以特色文化为引领,积极开展“一校一品”学校内涵特色发展创建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校内涵发展载体建设,依托县职教中心建立学生职业教育体验基地;依托“两馆一中心”暨县图书馆、县博物馆、县体育中心建立学生科技文化体育教育基地;依托爱湖污水科普教育基地、运河里水岸田园综合体等景区建立学生研学旅行基地;依托各校劳动实践场地建立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微山岛、高楼乡建立学生红色教育基地,有效发挥了地域文化育人优势。

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守牢优质均衡教育“主阵地”

一是做好“加法题”,课堂教学永葆魅力。持续开展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出台《微山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将立德树人要求、学科教学改革导向贯穿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制定了《微山县中小学教学视导评价标准》,同时强调对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评价,指导全县中小学课堂建设。《中小学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校本探索与实践》被确定为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初中数学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被评为优秀乡村教育教学改革案例。

二是做好“减负题”,课堂外延不断增色。深入推进课后服务暖心行动,为学生搭建多彩的成长舞台,不断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的需求。探索建立三个“1+1”课后服务新模式,即作业和特长发展项目“1+1”、学校和社区定点服务“1+1”、教师和志愿者定岗服务“1+1”,实现了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多样化。推进“馆校研学”课程,打造具有微山特色的“双减”特色品牌。严把作业设计关,控制作业难度,减少机械记忆性作业,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作业比例,让作业成为有效教学的延伸,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三是做好“优选题”,课堂内涵更具特色。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实施内涵建设提优行动。结合微山实际,进一步优化和组织实施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申报、评比工作,以评促研,以评优教,整体提升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与育人质量水平,加快推进全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突出教育回归的导向,回归课堂,回归教育原点。微山县昭阳街道第一中学《寻山探湖·采地青》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届跨学科主题学习典型案例一等奖,全市唯一。

聚效创新发展,赋能湖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乡镇(街道)学区制改革。撤销乡镇(街道)教育教学研究室机构编制,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设立学区,以学区为单位,整体规划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工作,通过统筹招生培养、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构建区域内纵向衔接、横向协作的管理格局。制定学区制建设与发展评估办法,对学区资源配置水平、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等进行专项督导,提升学区制工作质效。

二是推行城区集团化办学。按照“试点先行、阶段推进”的思路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2019年,开始实施城区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按照强弱均衡、地域就近的原则,将12所城区小学组建为3个教育集团,赋予必要的办学自主权、内部管理权。2020年,在总结城区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实行城区初中集团化办学,组建“一校四区”的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1年,推行城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将城区公办幼儿园划分为2个教育集团,直接隶属县教育和体育局管理。教育集团实行一体化、层级式管理模式,集团内师资共享、管理互通、教研一体,促进教师队伍共融成长,形成集中优势兵力打团体战、攻坚战的格局,破解了城区学校“择校热”难题。

三是推进跨区域办学。在城区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质扩面,组建县第三实验中学、夏镇街道第一中学、微北、湖西4个跨区域教育集团,探索“1+N”城乡结合和区域联合等跨区域办学模式。比如,县第三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由第三实验中学牵头,统管傅村街道、韩庄镇的中小学、幼儿园,打造“1+N”城乡结合集团化办学模式;微北教育集团,统管马坡镇、两城镇、鲁桥镇等临近乡镇的中小学、幼儿园资源,形成区域联合集团化办学模式。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