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鱼山街道:“四心”推进村居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2024年06月21日15:35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邵福钱)为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鱼山街道找准服务“需求点”,以“办事高效、服务优良、群众满意”为目标,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弱势群体维权和法律服务指引等服务,实现了法律服务需求均等化、便利化,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显著提升。

完善阵地设施,让服务“有心”。鱼山街道设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30个行政村和5个城市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全覆盖。在原有阵地基础上,鱼山街道因地制宜打造了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和为贵”调解室、法德讲堂等功能用房,室外建设了民法典主题广场、无讼亭、法德文化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矛盾调解、文化健身等综合性便民服务。

引入智能机器人,让服务“贴心”。鱼山街道在部分村居引入“乡村法务通”法律服务机器人,该设备服务范围宽、服务层次深,收录了数十万条法律法规、法条及案例,无论是婚姻、继承、房屋买卖、民间借贷问题,还是交通事故、物业纠纷、农村土地房屋征收等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诸多纠纷,它都能一一“答疑释惑”。同时,它能按照问题指引,通过手机扫一扫就可获取准确性高、专业性强的咨询意见和法律文书模板,还提供了“远程咨询律师”“以案释法”等多个功能模块,是公共法律服务的成功创新。

立足村情实际,让服务“随心”。鱼山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成熟的工作运行机制、团队和积分管理办法,志愿活动有记录,有成效。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新乡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协助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助力构建“法治微治理”服务体系。今年以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法律咨询件156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创新服务机制,让服务“暖心”‍。聚焦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劳务等群众最为关切的民生事项,深化落实以“六小为民”服务(调处“小纠纷”、讲清“小道理”、解决“小需求”、树立“小榜样”、做好“小事情”、排查“小隐患”)、“五步”民事直说(融、议、联、督、办)、“四办”工作法(门口办、指尖办、见面办、优质办)为主要内容的“654”便民服务机制,组织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开展普法宣传,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类难题2件、生活类难题6件。

随着家家户户不断富裕,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不断增强,如今的鱼山街道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走出了一条乡村美起来、产业兴起来、群众富起来的发展新路子。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